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助力鸡西快速发展 政治生态是检验从严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 几年来,市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履行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在全市营造了干事创业、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加快推进鸡西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几年来,市委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全市10余万名党员,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鸡西落地生根,书写了从严管党治党、风清气正的新气象。 在“坚持从严”上下功夫,筑牢政治生态的“防火墙” 市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部署,特别是按照新一届省委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振兴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要求,深入落实省委《关于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意见(试行)》,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全市形成了干事创业、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市委还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严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欲事立,须是心立。近几年来,市委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好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综合运用教育提醒、约谈函询、查处问责等多种形式,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工作职责的同时履行好廉政职责,切实提高管党治党的执行力。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严格落实“一案双查”“一问三责”制度,促进各级责任主体履职尽责。 从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市委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作出决定。严格落实党委常委会(或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建立上级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征求下级组织意见的制度。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效果,真正把“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落到实处。认真贯彻“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落实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从严加强党内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确保监督形成合力。全覆盖推进党内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着力解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让党内监督动真碰硬、展现刚性,确保监督无例外。 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激发政治生态的“正能量” 清风起,正气扬。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市委把选人用人作为从严管党治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以鲜明的用人导向调动积极性、提振精气神,形成风清气正、想事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市委把选人用人作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一是严格程序选拔干部。细化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进一步端正选人用人风气的意见》,按照“凡提四必”和“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的要求,严把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五个关口,确保《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有序,切实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营造了好风气。二是科学合理使用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激发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注重培养,从市直、县(市)区直机关及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派46人到乡镇政府班子挂职;在处级和副处级后备干部、市直部门中抽调15名干部到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挑大梁、当主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三是从严从实管理干部。制定实施了《关于治理领导班子软懒散问题的方案》,明确治理措施,集中整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软、懒、散及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下大力气整治“三超两乱”等问题,如期完成超配处级干部消化任务,科级领导职数消化98%,科级非领导职数消化83%。 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正风反腐激浊扬清。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九项规定精神,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从点滴做起,从具体事抓起,形成正风肃纪、严查严管的常态化,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一是坚持挺纪在前。紧盯元旦、春节等违反八项规定问题的易发高发期,及时制发通知,明确纪律要求,标出纪律“红线”,开展专项举报。对高考毕业季“学子宴”等问题,继续实施“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采取通知、公告、公开信等形式做好纪律提醒。去年以来,发出预警通知书21份,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检查72人。二是开展明察暗访。围绕公车私用、机关风纪、收送节礼、违规发放福利、超标准接待、公款消费等突出问题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几年来,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个,党政纪处分人,通报典型案件32起。三是深化作风评价。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作风评价和“政风行风”逆向评议,对全市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20项评价指标进行了评议,对作风测评结果不合格和较差的领导干部,分别由市纪委领导或所在单位负责人对其进行了约谈。 市委还依托反腐败协调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协调优势和公安、检察、审计等机关的专业优势,整合办案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决查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腐败行为,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腐败分子,实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严肃查处了一批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件,处分党员干部人,诫勉谈话人。年开始至今信访量开始逐年下降,标志着腐败存量的逐渐减少,增量的有效遏制,意味着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在我市已经形成,党内正气持续上扬,政治生态持续净化,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鸡西日报记者薛剑虹 本期编辑:张晶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