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 我们的家乡——“即墨”这个名字,不仅让外地人感到蹊跷,就是许多土生土长的即墨人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古今中外,许多地方名称的得来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那么,“即墨”这个名称又有着怎样的说法呢? 了解即墨历史的人皆知 “即墨”这个名字和水有关 其实这里的“即”就是“靠近” “临近”的意思 “墨”是指“墨水河” 历史上的墨水河 流经今天平度市古岘镇朱毛村 多年以前的即墨故城西侧 现在地图上标识为“城子河” 那么,墨水河这个名字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据《续平度县志》记载: “珠洞河古墨水也,原出铁贶古墨山也 亦曰铁石河,以铁色黑也 ”古代的这条墨水河是因为 发源于平度东北的矿山“墨山” 水色如墨而得名 而现在的墨水河 历史上并不叫墨水河,而被称作淮涉河 淮涉河是现今墨水河的前称 是来自崂山三标山南麓的一条河流 它流经山里的棉花村 经过书院水库和团彪水库 途中与留村河汇流,然后绕过舞旗埠 沿障村村前一路弯曲奔腾,进入即墨城区 历史上的淮涉河 经年流水不断 时而激涌,时而舒缓 流经之处点染出无限风光 描绘出道道风景 仅城厢一带就有八处景点 被人们誉为“淮涉八景” 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淮涉河“一源在石城山西北,流经天井之阳;一源在莲花山西南,流经天井山之阴,至县城东南合流,历张(障)村至淮涉寺,墨水来会,西流转北,又会石河头河,西南流入海”。也就是说,当年的淮涉河流经县城东南隅时,与南来的墨水河相会后绕南关沿城而西流,流至今“墨水河桥”处又急转弯向北,沿城池西关(今之大同街)直流至今“横河桥”处与石河头河(今之龙泉河)汇合后折而西流,至庄头村再折而南流入海。沿西关北流的一段称为近西河,与石河头河汇合后折西南流的一段成为远西河。 在即墨古城改造和墨水河样板段治理的过程中 直尽可能按照历史记载进行修建 旨在将有着多年历史的‘淮涉八景’ 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穿城而过的墨河,跨越千年的历史 像一条瑰丽的玉带 成为即墨人生活中一道绚烂的彩虹 -END- 长按图片扫描下方苏孜阿普片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