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32508.html

五龙背散记

(年7月15——8月7日)

文/石国雄

(一)补上五龙背

自丹东市区向南约30公里,来到振安区五龙背镇。我们要去的龙源宾馆,坐落在小镇的南头。从丹东火车站到五龙背镇,有路公交车。但是,路下午6点收车。我们从北京过来的高铁6点才到站,所以,只能打车去五龙背。4个人,一人10元,不二价,也不打表,前座也不要求上安全带,一路上司机还要拐几个弯,捎带完成一些自个儿的事情。我们人生地不熟,随俗吧。

一路上,盛夏的丹东郊外,山川相繆,郁乎苍苍,青黛色的远山,蜿蜒逶迤,隔一段山丘,就冒出几个稍微高耸的山头,司机甩头说,右手的几个山头,就是五条龙的龙头。龙者,隆也。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是龙的故乡,但凡有点起起伏伏的形状,就与龙联系起来。离江海较近的地方,更少不了龙的传说。这个套路,我们太熟悉了。龙就龙吧,顾名思义,五龙背,就一定是龙的脊背。五龙背镇,就一定设置在龙的脊梁骨的上面了。

(二)由回头客带来的客人

我们此行,聚集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原来在黑龙江兵团下乡的战友13对夫妇,加上朋友故人7对夫妇及朋友,共44人。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选择此处作为我们消暑聚会的地点,首先是这里纬度偏高,比较凉快;黄海之滨,鸭绿江边,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是其二;三者,温泉洗浴,祛病除邪,适合颐身养性;最主要的,这里性价比十分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心里预期。又要舒服又要少花钱,对于我们这些说起来不差钱、实际上扣的要命的“共和国的大儿子们”,实在是很重要的选择条件。好在我们之中,已经有人打过前站,考察过之后,才隆重推荐给了大家。我们住半个月以上的,每人每天70元。含住、吃、浴。住:两人一室,两张比较宽大的单人床,浴缸、电视、免费上网;吃:早餐:馒头、鸡蛋、粥、豆浆及五六种小咸菜。中午晚上,馒头、米饭、粥、6菜一汤。有人说,刚刚吃这里的伙食,十分满意。一周以后,有点厌倦。时间再长,开始出现倒胃。我来也晚,但是感觉没有这么不堪。据我观察,我们之前,来了已经有一、二个月的老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楼层有两户南京过来的老人,已经来了一个多月,我看他们,吃饭十分积极,吃完进电梯,总是兴又未尽的样子,没有听他们议论过饭菜有什么质量问题。

也许是老年人比较宽厚,听得最多的议论是:“不错了,70元,连吃带住,你还想吃什么?”我的看法更加正面一点,我以自己家里作比,每顿六菜一汤,实在是做不到的。这里大鱼大肉确实没有,但是蔬菜是丰富的,鱼肉等动物蛋白每天也是能够有保证的,这比每天掉在大鱼大肉中间,口福之乐是少了,但是,膳食结构却合理了。而且,这里最主要的是干净!窗明几净,饭菜清爽,这于我们老年人而言,足矣!

在宾馆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其中有一面,是天津一对老夫妇赠送的,小牛经理介绍,他们连续来了7年。

“来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了,这也是我爸不让涨价的一个原因。”牛燕经理说。

(三)断桥情怀

今年的气温是丹东历史上少有的湿热。白天气温连续30度以上,预报这样的桑拿天约连续一周,实际上远不止一周。避暑不成,反遭暑累。好在早晚还比较凉快,阴凉的地方也还有些小风。室内也有空调,最多少在太阳底下活动。但是,见缝插针,我们也组织了几次游览。一次是晚饭过后,包了一车,去丹东的三个景点:锦绣山公园、老街、鸭绿江大桥。主要看点是鸭绿江大桥夜景。

夜晚的大桥,静谧和谐。红黄绿白四种灯光打在桥身上,把我们争相留影的背景,魔幻得异彩纷呈,每一次灯光的变换,都会引来一阵“哇”声。老式的米格式的铁架,从江岸一直延伸至江中,由近及远,由大及小,在江心处突然堙没,再往前,就是朝鲜一端的建筑物上的灯光。仅仅是这般情景,才让人触摸到一点点当年战争的余烬。

当然,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当年这场战争的残酷性是了解一点的。我们连队的许多老铁兵,在我们下乡后多少次的革命传统教育时,给我们讲过许许多多“钢铁运输线”上的故事。我的马号(厩)班班长,叫陆西华,贵州独山人,当年就是铁道兵战士。每当抬举重物或者需要用力气时,他总要展示一下他的“伟力”:“嘿,现在不行了,要在当年,我们修建铁道时,常常是两手各夹着一根枕木,在敌人飞机的轰炸下奔跑-----。”“当年”,是他在我们面前的口头禅。但是,他确实有劲儿,一百多斤一袋的豆饼甚至二百斤一袋的粗盐,他一个人能够从马棚外面搬进屋里。而我们,两个人抬还累得呼哧呼哧的。难怪他老是用十分不屑的口气教育我们,“像你们这个岁数,再重的活都不在话下,所以啊,你们还得好好锻炼呢!”

我们刚刚看过电视剧“ ”,现在真的来到了它的身边,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遥想年轻共和国的年轻的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雄姿,遥想五次大战役的酷烈和英勇,遥想我曾经作为中国青年工作中代表团的团长访问朝鲜时踏在上甘岭的山头,听闻朝方陪同不满的嘟哝和感受到他们的不屑的眼光,我莫名地一阵寒战。恰在这时,从我们队伍里,传出一位上海来的老驴友的抽泣声,原来,他的哥哥年从这里过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两位旅人站在栏杆边,肃然挺立,举起双手,让我们给他们留影,其中,就有刚刚擦干眼泪的那位女士。

(四)我们的集体像西瓜

我们44人,不是一次到齐的。每一次有人报到,宾馆门前就站满了先行入住的人们。组织者“二姐”费维珍、奚忠其夫妇肯定是现场指挥者,呼前唤后,一会儿引导新来者前到服务台,一会儿帮助不熟悉健康码的同伴拨弄手机,一会儿又按照每对夫妇的房号,指引他们上电梯,直至送进房间,这一波操作才告一段落。房间比较紧张,住房的分配他们俩说了也不算,待到进房一看,有的房间小一点,有的房间采光相对差些,他们俩人只好非常惋惜地表示道歉。一次,男同胞间的小范围聚餐,酒酣耳热之际,奚忠其要端酒自罚,对于有几位战友的住房没有调整到位表示出深深的歉意。这让在座的每一位大老爷们十分动容。大家说,你们尽心了,没有哪一位对此行的任何事情有任何的龃龉。的确,为了此次团聚的成行,从提创意,发通知,介绍景点,性价比的论证,到京沪两地赴丹东的航班车次,再到丹东赴五龙背的路线图示和各种交通工具的价格,面面俱到地在网上发布,甚至还帮助一些不熟悉网上订票的人订票抢票,------等等许多我们在单位组织会议时需要一个班子做的事情,他们俩人都包了下来,这一套做得似乎还很专业。原来,从退休以后,他们俩人就是我们插兄集会、驴遊的核心。不同的是,单位的组织者所做的是职责,而他们俩做的事情是情分。

自私的人是不讲情分的,冷漠的人是没有情分的,孤傲的人是不屑于情分的,顾影自怜的人是淡于别人的情分的。对于我们这些业已经退休的故人,能够凝聚在一起的唯有情分。重情重义,自古佳德。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最精彩的最有感染力的地方,就是情义,所以,《史记》中最出彩的篇章是游侠列传。奚忠其及其爱人的“义”,是凝聚力之本。凝聚力之大,令我们咋舌,此次聚会,竟然有4对夫妇,听说“大哥大嫂”到丹东避暑,便特意从上海结伴尾随而来。来干什么呢?主要是“陪大哥喝酒”,还特意从上海托运两箱子茅台镇的白酒。大哥及大哥的朋友们尽兴了,待几天,他们也陆续离开了。“出门饺子进门面”,奚忠其也自然要礼待自己的“小兄弟”,弟兄临行,特意让宾馆食堂包了几大盘饺子,真情分啊!

我们这群驴友,天南地北,共分四个部分:原机关部分人员、原九连部分人员、奚老大的粉丝和朋友。来五龙背之前,不少人原先并不认识,但是,由于有费奚联盟这个核心,大家很快形成一个同心圆。“八姐妹”带头,每天轮流买来大西瓜给大家解暑,每次由大姐夫执刀。每次,大姐夫站在近30斤西瓜的面前,总要沉思一会儿,他是在计算大姐姐给他报上来的今天吃瓜群众的人数,要保证每人有份,还要大小基本不差。这一点他真的做到了,每位吃瓜群众基本不用挑选。也许这个功夫,得益于他的木工手艺。

吃着吃着,我竟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比喻,我们这个集体,怎么恁像这个大西瓜呢?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粒粒西瓜籽,既有序又无序地散落在西瓜瓤里,紧密且各自独立,分散而绝不外泄。遂与研究哲学和党史的何企韵、我们33团前副政委、现五姐拽句子:一个紧密无间的团体、一个充满自由又组织严密的团体、一个甜蜜和谐的团体,一个里子嫣红又青绿在外的团体,就是一个大西瓜,我们大家就是里面的西瓜籽。

补充一点,大姐姐者,陈佩芬也。大姐夫者,当张祖钦莫属!二姐者,费维珍,二姐夫奚忠其;此行还有五姐、六姐、小姐姐极其配偶,也即姐夫。他们是:何企韵、戎淑君、李淳。相对应的姐夫是:赵北方、隆振亚、蔡志成。关于上海八姐妹的故事,当事者如有兴趣,还是请他们自己讲述吧。

(五)江畔情思

河口一日游,是我们三山汇齐后的 次集体出行。日头虽然很毒,但是大家游兴不减。毕竟,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大聚会,昔日的荒友在几十年后相聚,从青丝的话题到白发故事,一路空调,一路神聊。几十公里的行程,恍若箭射。车始终沿着鸭绿江边行驶。路况极好,一面是江,宽宽窄窄,婉婉曲曲,一路听导游介绍对岸的风物景俗;一面是农田民居,绿水青山,凤仙花红,野山菊黄。路过“桃花盛开的地方”,指看漫山遍野的桃树,导游说:

“这里就是蒋大为歌唱的地方。4、5月的时候,桃花盛开,漫山粉黛,白的、粉的,吸引四方游客。九月份,桃子就可以成熟。这里的桃子个儿大,味道好。你们如果需要,加我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