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都是聚餐惹的祸 针对目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近日,我省部分医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广大群众,疫情防控非一朝一夕之功,个人防护也要做到常态化。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减少人员接触范围,养成健康文明意识。不扎堆、不聚集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武猛说,新冠病毒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近期我省出现了因聚集引发的“链式”传播疫情,此案例的发生有一定客观原因,但更要从主观上吸取它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 “面对疫情快速蔓延的严峻形势,不扎堆、不聚集就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武猛说,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一到两米的短距离就可以传播给身边的易感者。当聚会、聚餐时,面对面交流频繁,在同一容器里你一筷我一筷,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最佳环境。此外,根据现有对新冠病毒特征的认识,有些病例在潜伏期有传染性,有些病例在感染前期没有任何征兆却有传染性。在日常的接触中,我们无法判断聚集的人是否有传染性。 武孟表示,如今,新冠肺炎阻击战到了最吃劲的时期,而一些人却认为最严重的时期已过去,个人防护的要求可以降低了。这种麻痹放松的思想,必定会给疫情传播的“死灰复燃”创造机会。他呼吁,以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的方式阻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同时养成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等生活好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 针对我省部分高中毕业年级开学,大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倩表示,学校一定要防止学生和家长聚集,她建议,教室内老师和学生均需佩戴口罩,正常每4小时更换一次,如口罩被污染或潮湿,要及时更换;实行错时用餐或将餐食带到宿舍用餐,打餐或就餐时,人与人要相隔1.5米以上,不要面对面用餐。建议餐具专人专用或餐具使用后充分消毒处理。 王倩说,在校期间,学生要尽量减少活动范围。不要做有近距离接触的篮球、足球等运动,上厕所、洗手时同样要保持距离;对于通勤学生,要随接随走,家长和学生均不要在校门口聚集、逗留;通勤学生保持学校和家两点一线,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要外出,要做好自我防护。建议学生、家长保留外出凭据,如打车单、购物小票等,以便配合可能的密切接触者调查。 权责声明 鸡西新闻网是鸡西地区唯一具有官方发布资质的权威网络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号。本网站文字、视频、图片来源均为鸡西融媒体发展中心旗下所属媒体的所有作品,本网合法拥有版权及有权使用。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黑龙江新增3例(哈尔滨)确诊病例nbsp;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黑龙江这些单位招聘,快报名~ ●为啥个税有人退有人补?一图看明白咋回事 来源:黑龙江发布 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合作- 编辑:于明责编:李万华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鸡西更多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