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发出预警,提醒市民谨慎参与 宝宝比赛没拿名次,事后接到恐吓电话 去年12月,有人举办“萌宝大赛”,交两张孩子照片,并填写家长及孩子的个人信息,在规定时间内获得最多投票的宝宝家长即可获得1万元奖金。 哈市的张女士看后动了心,按要求交了儿子的照片并填写家庭信息。报名成功后,张女士便开始在 今年5月30日,张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中男子自称是黑社会的,他说张女士得罪了人,如果不花3万元钱平事,就对张女士的儿子下手,男子不仅准确说出张女士的工作单位、家庭信息,就连张女士儿子的长相都描述得一清二楚。同样参加过“萌宝大赛”的郑女士也接到了类似的恐吓电话勒索电话。 参赛、投票的信息都能盗取 一场比赛能“圈”上万个人信息 据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部分商家或不法分子常以高额奖品为诱饵,凭空制造一些名目的比赛并借此套取个人信息再实施诈骗牟利。这些比赛只要票数第一就可以获得相关奖励,吸引了很多家长们的 商家套取个人信息并获利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针对参赛者,要求他们填写孩子及家庭的完整信息,声称便于参赛和兑现奖品; 第二步针对投票人,投票的规则有的要求投票者先 第三步,有的商家甚至鼓动参与者刷票,吸引他们投入更多资金,其实主办方在后台即可操控和修改票数,即便有家长不惜投入重金,也“拼”不过主办方刻意扶持的“冠军”。 因为即便被举报,相关部门也只能把 一场拉票商家就能套取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个人信息,而每个人的个人信息以0.1元至1元不等价格出卖给不法分子。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制造出“孩子重病”、“绑架孩子”为名的电信诈骗犯罪。 怎么辨别 1、仔细辨别主办 2、填写个人信息要警惕。 3、未知链接不点,避免被植入木马病毒。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