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结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有关要求,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造“一都五城”,大力发展“十大经济”,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生态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低碳城市、创意设计城市创建,对全面加强我市的民生工程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方方面面擘画了宏伟蓝图、吹响了进军号角。 可以说,开展“十城创建”,就是我市不断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鸡西新篇章、“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鸡西版本”的创新性实践。“十城创建”是个涉及广泛、内涵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方面工作相互牵连、彼此交叉。因此,开展好“十城创建”,要求我们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盘好棋统筹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一以贯之、协调推进、统分结合、八方齐动。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管理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要持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推动城市内涵提升式发展;要一体设计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把鸡西打造成森林花园城市;要推进城市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展现出整洁有序安全智慧城市管理新形象。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菜园开发利用、龙江民居建设、乡村绿化;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起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实施好就业优先战略。要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通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持续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稳定器”作用,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数字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开展“十城创建”,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建设健康鸡西。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让群众“小病不出县乡,大病不出鸡西”;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协同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通过落实一系列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为全面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鸡西日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