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黑龙江,不了解它怎么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咱们黑龙江的那些美食、美景—— 到哪儿去玩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 中央大街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中国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这条大街铺上了方石块。方石块为花岗岩雕筑,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和如俄式小面包,精巧光亮。 索非亚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为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南二道街号,占地面积平方米,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萧红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现辟为萧红纪念馆,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屋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迎门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道外传统商市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聚集地,是我国上个世纪初民族工商业的缩影,至今保持相对完整。区内长余米的南二道街两侧39栋建筑多是一层为商服、二层为居住的砖木结构楼房。在其北侧占地平方米的19号院,有4栋砖木结构的建筑,也始建于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建筑的外部均呈西方建筑史上的“巴洛克”风格,内部则为带有天桥、回廊、四合院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该院当时是一家名叫“仁合永”的丝绸庄,现为居民大院。 雪乡 雪乡拥着层层叠叠的积雪,百余户的居民区犹如一座相连的“雪屋”,房舍随物具形的积雪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达1米厚,其状好似奔马、卧兔、神龟、巨蘑……千姿百态,仿佛是天上的朵朵白白云飘落,雪乡从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雾淞涓流的婉约,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雪的神韵,因此得名-中国雪乡。景色秀丽民风淳朴气候独特的“中国雪乡”双峰景区是大海林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期长达七个月,积雪深达2米,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千姿百态,雪乡的夜景尤为美丽,淳朴的雪乡人在自家挂起大红灯笼,洁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 漠河北极圣诞村 中国北极圣诞村位于北极村以东22公里处,是一组现代化的木制别墅建筑群。该圣诞村是中国极地资源与西方圣诞文化完美融合,与世界北极芬兰圣诞村遥相呼应。圣诞村主要包括圣诞老人屋、圣诞邮局、圣诞老人广场、儿童童话世界、白雪公主乐园、七个小矮人藏宝屋、驯鹿园等景点。亚洲唯一的圣诞世界、芬兰罗瓦涅米纯正的圣诞老人、巨型雪雕圣诞袜子、巨型冰尜、中国独有圣诞邮局,在这里听着圣诞音乐,与圣诞老人一起融进童话般的冰雪世界,体验原汁原味的圣诞文化,足不出国就能享受浪漫圣诞,共同品尝极具冰雪魅力的文化盛宴。 冰雪大世界 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位于松花江段江心沙滩,始创于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充分发挥哈尔滨的冰雪时空优势,进一步运用大手笔,架构大格局,而隆重推出规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 镜泊湖 镜泊湖位于宁安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受昼夜温差影响,景区出现难得一见的雾凇景观,晶莹剔透的雾凇、玄武岩峭壁悬挂的冰瀑、还有潺潺流淌的溪流……构成了镜泊湖冬季独特的美景,吸引众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市、小兴安岭西南侧山前台地上,距北安市60公里。五大连池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是第一批挂牌的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因火山喷发时岩浆阻塞白河,形成了五个犹如串珠相连的火山堰塞湖,故名。湖周十四座火山锥体拔地而起耸立在五池碧水之滨,以及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一系列火山矿泉,构成了独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观,景观奇特,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冬季不冻日夜奔流的“温泊”等水系释放的潮湿水汽便形成了五大连池特所特有的雾凇。 到哪儿去吃NO.1鸡西冷面 鸡西人的“吃”文化同其它北方城市没什么差别,以鲁菜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北方菜丰富多彩,偶尔流行起新花样。不过,在鸡西,有一道饮食受到了市民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喜爱,乃至在“市花”、“市徽”始终难产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便公然地成为了“市吃”,它就是鸡西冷面。 NO.2鸡西辣菜 鸡西辣菜由于吃冷面离不开辣菜,又被称为冷面菜,是由传统朝鲜族辣菜发展来的。 NO.3齐齐哈尔烤肉 齐齐哈尔有很多烤肉店,一些齐齐哈尔人家里自备了烤肉器具,亲朋好友相聚可以一起吃烤肉。烤肉的主角就是牛肉,还有烤蔬菜,烤蛤蜊,烤地瓜,烤洋葱,烤鱿鱼。烧烤的调料有孜然,芝麻,红辣椒,花生面,黑胡椒,味精和盐。不同的蘸料可以自己选择。 NO.4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传统的红肠风味是“里道斯”风味(就是大蒜味的,下酒极佳,配上“戈瓦斯”,味道那叫一个棒!)。可以夹在列巴里,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种。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话却肯定会抓了一手黑的!不要惊慌,这并不是脏,而是在红肠表面薄薄的一层炭灰。红肠是用长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熏好的红肠,表面会粘附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果木炭灰。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这才是真正的红肠风味——就是要吃那个带点山野的焦炭味! NO.5杀猪菜 过年了,村里一户人家杀了头猪,这后腰腿都是好东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么吃?这就有了杀猪菜了:自家腌的酸菜做的血肠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齐了。大肥肉切成片放进锅里煮,然后和酸菜、血肠一起炖。农村的灶膛火映着大娘的脸,锅里放了姜蒜的炖菜煮得咕嘟,咕嘟。等这杀猪菜传到了城市,城里饭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却早已不是那个味儿了。 NO.6烤冷面 有碳烤、铁板烤和油炸三种。最开始还有“硬板”式的油炸式烤冷面,就像虾条、薯片之类的食品那样酥脆,味道很好,但就是由于物价原因不再制作了,再到后来干脆就不再制作油炸式的了,味道各有差异。烤冷面的成本低,味道极棒,但多吃对胃肠不好。所用冷面早期为普通冷面,后期使用特制冷面(比平常市面常见的冷面要薄、软,且加工后不需要经过晾晒的过程),柔软,可直接食用。 NO.7哈尔滨干肠 哈尔滨的干肠也是久负盛名。肠如其名,就是灌好的肠经过风干制成。个儿要比红肠纤细,样子和制法都和粤式的“腊肠“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可以生吃,而腊肠就必须得煮了吃。干肠的味道也和腊肠有点象,不过可能由于是北方的菜系,所以更偏向咸一点。又硬又韧,很有嚼头,可作零食吃。 NO.8得莫利炖活鱼 哈尔滨郊区靠着马路边有一个叫得莫利的小村庄,村里人在路边上开了个小吃店,招待路上歇脚吃饭的过路人。把豆腐、宽粉条子和乌苏里江里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吃个热乎的老做法。后来菜的做法不胫而走,传遍了城里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说: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欢吃西餐和东北大菜,咱们吃得莫利炖活鱼去。 NO.9松仁小肚 松仁小肚是哈尔滨正阳楼名产,属于风味产品。味鲜美,清香可口,无松油味,不粘糊,不牙磋。 NO.10克东腐乳 克东腐乳系细菌类型发酵,有别于毛霉类型发酵,其产品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细腻而柔软,味道鲜美而绵长,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克东腐乳在腐乳之林中独树一帜,因此,在全国享有盛名,是黑龙江省特独的名牌发酵食品。 NO.11镜泊湖风味鱼宴 镜泊湖中盛产无污染的绿色湖鱼,有鲫鱼、桂鱼、红尾、胖头等70余种,都是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上等佳肴。镜泊湖的鲜鱼名菜,有酱焖鲫鱼、清蒸桂鱼、干炸红尾、糖醋鲤鱼、清炖胖头等。 NO.12同江赫哲族生鱼片 我国赫哲族人口只有多人(年),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沿江居住。渔猎经济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食物以鱼为主,有一套烹调鱼类菜肴的独特技艺。 NO.13黄米切糕 黄米切糕是将黏黄米磨成面后,加入酵母发酵,与红豆、大枣一起在蒸锅中蒸熟即可。本品口感绵软香甜,色泽黄、红相间。 NO.14肉火烧 水面与油面相和作皮;猪肉丁加调料作馅。包成棋子大小,烤熟。金黄小巧,酥脆咸香。 NO.15炸三角 炸三角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表面焦脆而不硬,味道清香鲜美。炸三角的馅分荤素两种。都一处的炸三角最为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