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不请假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5144.html 密山市,以境内蜂蜜山得名。位于穆棱河与兴凯湖之间有一座山峰,海拔米,相传百年前此山森林茂密,野蜂成群,岩峦上蜂蜜流淌,故称蜂蜜山。设治时,奏呈以“蜂蜜山”命名“蜜山府”,批准铸造印鉴时,则从山之“密”字,改为密山府。 商周属肃慎,西汉至魏晋属挹娄,唐属渤海国东平府,金属上京恤品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为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开始放荒招垦。 年(清光绪二十五年),于蜂蜜山设招垦局,管理今密山、虎林、饶河一带的招垦事宜。 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武装入侵,垦户惨遭杀害和逃亡,招垦局被迫撤销。 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复设招垦机构,隶属穆棱河招垦分局。 年1月29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东三省总督和吉林巡抚奏准,于蜂蜜山招垦局址(今知一镇),设置密山府。知府于同年11月8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到任视事。隶属吉林行省东北路道。中华民国成立后,年3月2日,将密山府改为密山县。 年7月,密山县第二区改为知一区。 知一地名的来历,与一位故人有关,他就是密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柳知一。 柳知一,原名靖涛,年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翟港区一个农民家庭,参加革命后改名知一。他在柳埂村私塾、黄梅县立中学、武昌乡村师范学校读书17年,也是他不断探索、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17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柳知一受党的派遣担任往返重庆、荆门之间传递党内重要文件任务,接着调任新四军十五旅任连指导员,又调至湖北当阳、荆门、潜江等地开展革命活动,曾先后担任过襄北地区执行委员会主任、县委书记。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面对生死考验,他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被敌人折磨得瘦骨嶙嶙,患上了肺结核。 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经党组织营救,才幸免于难。中原突围以后被党派遣到东北。年中秋节刚过,他与新四军五师的李钧、李民一起到中共东安地委报到,东安地委书记吴亮平代表党组织找他谈话,任命他为密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年8月,组织上强迫积劳成疾、身患重病的柳知一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向前来看望的同志全面了解县里工作情况,并对当时的土改、生产、支前等项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要求,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之中;病危期间,县委领导霍明、张笃征求他对家属的安排意见时,他说:“有党和地方政府,不会有什么困难。”他的高风亮节感动得在场同志都流下了眼泪。年9月3日下午,柳知一永远地离开了密山人民,享年只有35岁。 中共东安地委为柳知一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车站广场西南方立碑纪念。年10月密山县城(城关区)改名为知一区,年9月知一区改称为第二区,年7月第二区又改为知一区。年建立知一镇。 黑龙江省密山市知一镇 知一镇位于密山市东南11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密兴”旅游公路从镇中心穿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经济繁荣,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是以革命烈士柳知一命名的。 知一镇,原称“局子街”。 年为纪念已故柳知一县长,更名为“知一”。 清末,放荒招垦,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始设蜂蜜山招垦局,人称此地为“局子街”。“庚子之变,垦户逃亡,局亦撤去”。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复设招垦分局。 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初,设置密山府,驻招垦局址。中华民国成立后,年“改府为县”,成为密山县城。 东北沦陷后,初为密山保,后设密山街。“新密山”(今密山镇)形成城镇后,亦称此地为“老密山”。 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密山县城关区。 年10月,密山县政府迁到东安街(今密山镇)。 年原城关区改为知一区。 年9月,改为第二区。 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知一乡和同心乡。 年8月,将同心乡并人成立知一人民公社。 年4月,将东部地区划出,成立柳毛公社。 年4月,撤销知一公社,设置知一镇。知一镇全境总面积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漫岗平原区,穆棱河冲积平原占全镇总面积的40%,是密山市的主要农业区。全镇有耕地4.9万亩,水稻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盛产大葱、大蒜。地方工业有造纸厂、酱菜厂、农具厂等;镇办工业有建材、面粉加工厂等。 编辑:赵志朋吴桐责编:李钊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