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近年来,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所属各媒体,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采编人才,根据各媒体平台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面向全市开展“我最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网络评选活动,为方便广大市民积极踊跃参与评选投票活动,现启事如下:此次网络评选媒体是:《鸡西日报》、鸡西电视台、鸡西广播电台、鸡西新闻网、采访中心。此次活动设两个项目:一是评选“我最喜爱的各媒体名记者”,二是评选“我最喜爱的各媒体名编辑”两项,评选结果依据市民网络投票结果确定。投票方式:在鸡西新闻网开通网络平台,通过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网络投票活动,选出大家最喜爱的各媒体名记者、名编辑。网络投票时间为:9月14日21时--9月24日24时。市民投票时,每人每天可投票一次,每次可选10人。活动截止后,将在全媒体公布评选活动结果,公布当选的“我最喜爱的媒体名记者、名编辑”名单。投票请   

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年9月14日

名记者:王文利业绩简介

王文利,男,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高级职称。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鸡西日报社发行科、微机室、校对科工作。年考入要闻时事部任编辑,年调入政文记者部任记者,年聘任农财记者部主任,现任鸡东记者站记者。多年来,采写的新闻报道数量、质量在年终评比中排前列。

任鸡西日报记者期间,王文利深入基层,创作精品。其中:《二十万年薪“抢走”技校生冉洪月》《“捡”回百亩地庄稼大丰收》等作品获省新闻奖;《朝阳村户村民饮上放心水》等近10篇作品获省人大好新闻奖;《昔日黑水今清溪》等20余篇作品获市级好新闻奖。《说说“农民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等5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年8月,鸡西突遭50年一遇大洪水。王文利连续10余天深入抗洪最前线,采写出新闻近10篇,当年被鸡西新闻传媒集团评选为“防汛抗洪先进个人标兵”。年12月,组织上派他负责鸡东记者站工作。今年疫情期间,医院、乡镇、社区、卡点采访,采写出《他在隔离区奋战9天8夜》等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近30篇。他还12次深入疫情重灾区恒山区,4医院医院隔离区采访。仅4月份,就见报稿件29篇。近期,他采写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6篇,全部在鸡西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发表。

名记者:范士友业绩简介

范士友,鸡西日报驻密山记者,从事文字工作38年,扎根基层,从事新闻记者21年,曾被评为鸡西日报首席记者、鸡西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鸡西市对上报道标兵,年、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兴凯湖畔龙抬头》、《密山新闻热点》两部新闻集。

脚步重叠机关、企业、矿山、景区、险堤、田埂、村屯、农户、疫情卡点、发热门诊等密山整个区域,对密山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全盘了解。

稿件都是来自第一现场带泥土、挂露珠的新闻。形成了“构思巧、标题靓、内容新、语言活”的独特写作风格,其勤奋、敬业、高产闻名遐迩,在黑龙江省颇具影响力,受到密山市历届领导的多次肯定,得到了全市各界的尊重及好评。

年,洪水来袭,采访在险堤、危桥上,7天连轴转,完成6篇千字以上的稿件;年,疫情期间,感冒发烧,不顾领导、妻儿的劝阻,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腊月二十九冲上“疫”线,第一个完成了鸡西市独家疫情稿件,疫情期间,平均1.5天完成一篇千字以上的稿件。

《密山:小区四门“落锁”,干部认真“守门”》,《密山:掘进冻土层,破季早开工》等48篇稿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手机党报》、《新浪网》、《东北网》、等28家媒体转发,对上报道量,名列前茅。

近三年,向5名贫困大学生、5户贫困户、1位车祸危重患者提供资金、物质帮助,协调解决了连珠山镇保安村3医院住院款元,协调、解决市民用水用电、土地纠纷、办事难等问题十多件。

名记者:陈敏业绩简介

陈敏,女,年出生,年考入鸡西日报后任驻虎林记者站记者,21年间,她为了采写鲜活的新闻,深入到基层现场,采写出了《唱着山歌去北京》、《只要活着,我就养着你》、《流转的土地火起来》、《幸福一个村文明一座城》、《背着饭锅去卖米》、《虎林绿色稻米:“新时代”的“新亮相”》、《20万亩绿色水稻订单的意义》等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首创鸡西日报先河,采写了反映虎林市伟光乡太平村新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记者蹲点日记》系列报道,为全市建设新农村树立了榜样。年和年,她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防洪抗洪一线,采写出当地干群全力抗洪的感人场景,被单位授予“抗洪先进个人”称号。

在21年的记者生涯中,她注重“走下去、听进去、聊起来”的采访方式,采写的新闻“有温度、有高度、有热度”。21年间采写见报稿件近篇,有82篇获省市新闻奖,其中《白杨报道背后的新闻》、《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巡礼》获黑龙江省新闻奖三等奖。业务能力达到主任记者水平。

21年间记者工作中,受邀为虎林市宣讲新闻业务12次,为提升当地宣传业务人员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年被鸡西传媒集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年被虎林市委宣传部授予“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名记者:薛剑虹业绩简介

薛剑虹,年出生,女,党员,从事新闻报道工作20余年,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做有情怀的记者、写有温度的故事。从事20年余年的时政、两会、重大事件深度报道,所撰写的稿件从未出过任何差错。每年除夕夜,她都工作在采访一线,从没有怨言。她还采写了人大、政协、政法、群团、教育、卫生等数10条战线稿件,特别是近年来撰写《向人民报告》、《扫黑除恶》等专栏稿件,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疫情以来,她以新闻人的独特视角,在防指前线、援鄂一线、前沿哨点间连线,第一时间用手中的笔触传递时政声音、讲述抗疫故事、记录忘我时刻,由她主笔的《孝感传真》,记录了20位白衣执甲的最美援鄂天使与死神赛跑的暖心故事。她用坚定地新闻理念和执着的敬业精神,诠释了用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媒体人的初心和使命。

名记者:于敬文业绩简介

于敬文,48岁,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主任记者,现任职于鸡西日报社记者部。十八年来,扎根基层,共编辑版面余期,采写稿件余篇,先后获得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市级新闻奖30余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锻造了过硬的素质、本领和作风,书写着新时代的精彩答卷。采写的《王瀚文:12岁男孩为母亲擎起一片天》,于六一儿童节前夕见诸报端,得到了“中国小天使”基金会、市慈善总会、市妇联、中国银行鸡西分行、鸡西日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纷纷致电,解囊相助,解决了母子二人的生活窘状。年抗洪期间,每天奔波在采访一线,双脚踏着泥泞、身体淋着暴雨,白天奔波在抗洪一线,记录着基层抗洪现场点滴瞬间,晚上挑点夜战,常常工作到凌晨,赶写了《“我们坚守在岗,直到险情排除”》、《感谢党!感谢政府》等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抗洪稿件。庚子初春疫情肆虐,在中心的号令下,深入县域疫情风险地图中最为刺眼、等级最高的红色区域——恒山采访,当天往返卡点20余次。就这样,无畏艰险、挑战,扛起担子、挺在前沿,把初心写在岗位中,把使命落在行动上,将一篇篇“挟着责任、浸着辛劳、带着温度、冒着热气”稿件出“炉”,抒写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赤诚与力量。

王立新业绩简介

王立新: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记者)年7月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制作专业毕业,年12月份进入鸡西电视台制作部工作,任后期电子编辑,年电视台成立新闻评论部,抽调我去任摄像,年两台合并,我被调到新闻部负责科教文卫战线采访工作,期间每年发稿多条,8年,被调整到时政报道组,负责市委主要领导的摄像采访工作,一干就是十年,期间做到无迟到、无差错、无事故、无投诉,年人大会采访中突发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经过手术后休养,年五月份被调整到原教育频道任总编,期间配合总监完成栏目策划筹备开播等工作,三年间录制晚会《少儿春晚》《春节晚会》《元宵节晚会》《六一晚会》等20多场,参与拍摄建国70周年音乐片《我和我的祖国》,疫情期间完成正常采访情况下,参与拍摄防疫短剧4期。在20多年的工作中,我一直是边学习边运用,认真研究业务,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采访途径,先后有多篇作品获得省市奖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认真学习业务,多出精品,为中心发展做贡献。

名记者:姚红松业绩简介

姚红松: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副高级职称,年调入鸡西电视台,先后在《生活社区》、《阿光夜话》、《鸡西新闻联播》、《法制十分》、《出彩人生》等多个栏目从事记者、编导工作。

在二十余年的电视新闻编采工作中,经常深入社区、工厂、企、事业单位等多领域,挖掘出大量社会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