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密山环卫:一把扫帚迎新年

农历大年初一中午12时,一场阵雪突至密山,临近晚5时,阵雪转中雪。雪借八级风力,刮起了东北大烟炮儿,气温骤降。

2月16日中午12时至2月17日12时,整整24个小时,在过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密山市环卫工人,马路上清冰雪天明至昼夜,昼夜至天明,把一道风雪+寒冷+精神的新年大餐“加”在了人们的团圆桌上。

一夜之间,环卫工们把满城的冰雪清扫、攒堆、“打包”,运出城外。大年初三,是传统走亲戚的日子,人们走在了顺畅、清洁的街道上。

环卫处主任李刚打了个比喻,平均62岁的“老龄”环卫工队伍,连夜清冰雪,凸显的是环卫工人苦干、硬干、实干,“一根筋”的执着。

清扫队队长崔传玉说,过年的时候清雪,是大自然对环卫工人的又一次检阅:名环卫工一个小时全部上岗,无一人请假,无一人缺岗,司机无一人饮酒,在乡下居住、到乡下过年的21名环卫工全部到岗。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没有“年节”,随时待命。环卫工李志国,家住富源乡珠山村,离密山市区50多公里,打车回到岗位;63岁的环卫工姜哲才家住城外新华村,骑自行车45分钟,回到岗位;73岁的环卫工赵春华,扔下碗筷,赶回岗位;铲车司机王天伟,把饭菜送到患脑梗、卧床的父亲床头,压好炉子,赶回岗位。一把扫帚、一把锹、一把铲、一把镐,一双手,硬是把密山市区万平方米街路上的冰雪打扫得干干净净。

16日12时,名环卫工,24台机械设备,星罗棋布密山市区的街路上。滚刷卷雪、铲车推雪、“翻斗”运雪,机械作业,人打下手,统一吃饭,人歇车不停。一条条街路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一块块路板渐渐露出了本色,为啥辗着夜色干,因为,晚20点至天亮,是清雪的“黄金时间”,路灯下的环卫工的身影堪称是风雪中“最美”的身影,长长地印在马路上、路板上。

干了一宿,加上年三十守夜,真是困乏了,后半夜2时,铲车司机趴在方向盘上打个盹,继续加油干。

大冷的天一干一天,晚上寒风凛冽,在特定的环境下作业,环卫工的苦在心里,冻在身上,伤在脸上。

穿戴像“面包”,环卫工人棉袄套棉袄,棉裤套棉裤,棉靴子套棉鞋,里三层外三层,也难以抵御寒风的袭击。

吃喝在街路。过年,饭店、小吃部都打烊了,他们只好吃面包、喝冰凉的矿泉水,干的时候,后背冒着热气,歇下来,身上冰冷。回到家,鞋是湿的,裤管是冻的。

手脸被冻伤。24小时,在路上、在夜里、在风雪中,有的脸冻坏了,手磕破了,腰扭伤了,眼睛迷了,腿控肿了。但是,没有一人掉队,没有一人偷懒。

境界“高大上”。60岁的环卫工隋秀峰,手腕肿了,坚持着,是老“愚公”;15名环卫工,用铁铲刨冰,虎口开裂,是“铁人”;司机侯磊,开完清雪车,又开勾臂车,一人多功能,是“活雷锋”;王良民,当环卫工一干就是13年,这是他第6次春节清雪了,是城市建设的“美容师”。

大年初一,市民“随身拍”将清雪的照片上传网络,环卫工成为春节的“网络红人”。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高运禄大年初二到街路上看望环卫工;临街的一家包子铺,给环卫工送去了热乎乎的包子。

密山市日产生活垃圾吨,春节期间日产生活垃圾吨,环卫工在24小时完成清雪后,还要把吨垃圾运往垃圾场。

2月18日下午1时,环卫处在密山“创城声音上”向全市人民报告:24小时,清雪万平方米,包括旮旯胡同、偏街巷道的残雪也清扫得十分彻底。

(本报记者范士友)

诚信带来美好生活

如今,陶文良一家的幸福指数比较高。当然,这都来源于他的家具商店开得红火。

俗话说,小买卖靠算计,大生意靠德性。陶文良的生意做得好,靠的就是他讲诚信,生意才由小到大,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良好的业绩。

和所有自主创业的人一样,陶文良决定做生意时,也是想着给妻儿创造一个幸福的未来。他和妻子最先租用广益城二楼走廊的一个摊位,卖板凳、洗脸架之类的小家具。3年,广益城规范经营,要求所有业主必须搬进门市。一个巨大的考验摆在了陶文良的面前:需要30万元买门市。这边巨款对于刚刚在生意场起步的陶文良来说,着实不是个小数目,没钱?借!要说陶文良既有胆量抓住商机,也有对市场比较准确的预判,果断买下门市,并逐渐扩大经营品种。靠着诚信经营和独到的选货眼光,十多年来,市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陶文良的家具店始终闪亮在广益城中。

6年春节前,陶文良从沈阳榕城的一个厂家进了一批塑料板凳。不知厂家哪个环节出了差,把大包装当成小包装计算,一下子就多发给陶文良近3万元的货。那时候,陶文良还背着买门市的巨额债务呢。如果他不坦陈,厂家在众多的商家中很难找到多发的货物。陶文良和厂家说明情况后,按所发货物的实际款额,给厂家打了过去,陶文良的人品,令厂家刮目相看。从此,未曾谋面的生产和销售两家就成了精诚合作的伙伴。如今说起这件旧事,陶文良以感恩的口气说,我生意的成功,离不开厂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好的样式货品先供给我,我资金紧张时,可以先拿货后付款。

国内一家知名办公桌椅厂家在各地招代理商时,鸡西有几家经销商带着礼物上门都没有中标。厂家最终选择了拥有诚信经营口碑的陶文良。现在,陶文良家具批发辐射牡丹江以东地区,连林口都来鸡西拿货。对待消费者,他依然真诚和谐。有的消费者拿来损坏的保修期已过的家具,能找到零件,能动手维修的,他都积极帮助解决。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陶文良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离不开妻子的辛勤劳作,他和妻子有共同的品性和志向。“出去批货、回来布展,有时候我爱人要比我强。”陶文良赞叹说。

在陶文良多平方米的展销大厅里,还摆着一张大大的圆餐桌,他说,春节我张罗的40多人家宴就在这举行。说着这话时的他,幸福的感觉溢于言表。

(本报记者张海静刘鸿)

“帮助他人我快乐”

图为姜秀英老人拉着于海滨的手表达着谢意。

于海滨,37岁,鸡冠公安分局西山派出所一名干警,年12月在省文明办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入选“龙江好人榜”。

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四,记者随同“好人”于海滨来到他9年来一直无私帮助的一位高位截瘫老人——鸡东县鸡东村四组72岁村民李如富家中。

一下车,于海滨打开车的后备厢,在随行朋友的帮助下把8袋(桶)米面油和营养品拎进老人屋里。

屋里布置较为干净,菜品和必备的年货却没有。大女儿在床边伺候瘫痪在炕的父亲。

李如富老伴姜秀英看到于海滨,眼含泪水,说话哽咽:“小于来了,好孩子!”

由于李如富说话困难,慢慢恢复平静的姜秀英老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家的艰难遭遇:“老伴在年、年两次截肢,没了双腿,我还没工作,现在唯一的女儿也不得不放弃工作,与我一起照顾他。家中还有三个儿子:—个智障,一个残疾,另一个靠打零工为生,我们平时就靠孩子他爹0多元的退休金和民政部门的一些救济生活。去年12月我又患上急性眼膜炎……”

谈到与于海滨的相识,姜秀英老人心情好了起来:“于警官与我们非亲非故。年老伴第一次住院时,他去探望同病房的朋友,知道我们的情况后,马上掏出0元钱,为我们垫付了押金。”

“年老伴第二次住院时,他又给我们送来了元钱。此后,逢年过节,他就带着钱和礼物来看望我们。”

“你说,他的工资也不高,这9年下来,在我们身上得搭进去几万元了,他真是好人啊。”

临走前,于海滨掏出元钱递交到眼含泪水的李如富老人手中:“大爷,要好好养病,保重身体,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姜秀英老人握着于海滨的手说:“每次你来都拿这么多礼物,真是太感谢了。”

于海滨对此却有着自己的诠释:“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就想实实在在地做点好事、办点实事、解点难事,他人幸福咱心里也快乐。”

据了解,于海滨多次帮助流浪在鸡西的外地群众,垫付回乡路费达0元;通过社会向灾区捐款达元,资助鸡东县一名贫困中学生达数千元。

(本报记者杨玉国文/摄)

傍着花香的幸福生活

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新春的气息正浓。

沿着滴道河乡金山村紧邻着东山脚下的村路,乘坐着万润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淑英的微型面包车,记者来到了合作社多平方米的花窖。

花窖由暖房和塑料大棚两部分组成。暖房是红砖墙顶着红彩钢瓦,在北方萧索的冬季里,远远看去,显得格外的喜庆和耀眼。30多平方米的暖房里,因为拜年亲朋的到来,有一些拥挤,也有一些热闹……站在暖房处望向塑料大棚,三百多种花卉和绿植,花朵盛开着,绿叶袅娜着,光秃着枝干冬眠静默着,也显出了一些拥挤和一些热闹……

面对记者的好奇,王淑英的爱人纪东灼显得有些兴奋,他指指这儿,指指那儿,嘴里不停地介绍着一些新奇的盆栽:人参果、富士苹果树、香椿树、药食同用的金银花和玉兰花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万润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滴道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专业种植花卉花窖的合作社。说起为什么要从事生产、批发、零售一条龙式的生意,两手沾着泥土的合作社社员、花窖园艺师周本星介绍说,我们起步时很困难,资金非常紧张,有一次甚至我和东灼满兜才20块钱,就急不可耐地去了市里搜罗人家甩的货,只要是能让花窖向前发展一步,我们甚至可以天天吃挂面,省下所有能省下的钱来作投资。我们想开的是一家贴近大众消费的花窖,所以自己培植、繁育、养护花草,尤其是一些南方过来的花卉品种,经过本地水土的一段时间涵养,会比从南方运过来一落地就直接销售的花卉存活期长,而如果消费者浇水、施肥方法再得当,那么所买的花草就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王淑英接过周本星的话茬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住楼房养花的人家很普遍,所以我们设立的宗旨就是薄利多销,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让惠于身边的父老乡亲。

虽然资金紧张,起步艰难,以土法上马的方式——自己涵养花土,烧煤炉调节温度,一盆变两盆,两盆变四盆、五盆地扩大经营规模,但是周本星说,他一点也没觉得苦,反倒是陶醉其中。农家出身的周本星,自小就跟土地亲,跟庄稼、花草亲,加入万润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承担起园艺师的职责,看着花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今年春节花卉的销售形势胜过以往,他的心里就跟那些盆盆、朵朵一样开满了鲜花,他相信王淑英、纪东灼等社员们的能力,社员们也都相信周本星的能耐,更加美好的事业和生活指日可待。合作社今年又有了一个初步的远景规划,争取再建一座花卉展销厅,那时,幸福的感觉就不仅仅是装在心里了。

(本报记者张海静)

守护居民暖屋子

图为高雪峰在涌新所查看设备换热情况。

2月18日是农历大年初三,但对于市热力公司红星供热分公司经理高雪峰来说,与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上。

说到过年,高雪峰说:“我也想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可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越是这个时候越走不开,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家里热乎。”

在供热岗位工作18年来,高雪峰几乎干遍了热力公司基层单位的各个岗位,无论在站所还是稽查处,越到年节,越不能放松。而这一切在高雪峰看来是值得的,因为虽然牺牲了个人时间,却换来更多人拥有节日的温暖和欢乐。

记者随同高雪峰观数据、记温度、走访供热站、巡查管网。

在涌新供热站,生产经理周育生正在和值班副所长查看泵房内的流量表。

“盯紧点,要时刻有无跑冒滴漏情况发生。”高雪峰介绍,辖区内多是采煤沉陷区动迁户,从外区外矿搬进来的较多。这些用户以前烧煤取暖,没有使用过集中供热设备。他要求公司机关和各站所员工要经常走访辖区用户,查看设备运行是否稳定,手把手教居民正确使用供热设施,确保安全供热。

红星供热分公司年轻员工较多,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高雪峰经常组织老师傅对新人进行培训并讲解维修技能。“活干得好是一方面,人品也必须摆在首位。”他千万百计调动年轻人的服务热情,在全公司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经常组织志愿者开展登门服务、捐助慰问等活动。

辖区王大爷刚从东海矿搬到这里,第一次住供热楼房,好多设施都不会用,维修人员每次来走访时,都细心地教,耐心地讲,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甚至还教王大爷如何使用燃气灶具。

“脚踏实地为用户,数九寒天热乎脸。坚持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是我们的宗旨,要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解决问题。”高雪峰说,“守护好用户的暖屋子就是‘热力人’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李慧高丹/文伊春光/摄)

辛苦且幸福的小两口

2月16日是农历大年初一,早7时,记者来到鸡冠区富强委西山社区腾飞小区住宅楼看望一位朋友。走进楼群有点蒙,找不到朋友家的楼号了。碰巧,遇到一位身材矮小的女士,抱着一捆一捆的鞭炮垃圾,正往垃圾桶里倒。于是边向她打听楼号的方位边与她攀谈起来。

她叫赵秀珠,负责西山花园的保洁工作,是园林处保养大队的职工。这个花园位于富强委西山社区腾飞小区住宅楼群中。余平方米的西山花园及周围几百平方米道路,都是赵秀珠的责任区。冬天,树木和植物枯萎干燥,极易出现火情。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赵秀珠要在这里不停巡查,丈夫武晓圳也帮助她一起轮流巡夜,维护花园的安全和卫生。

“扫得差不多就回去吧,饭给你热在锅里了,吃完饭好好休息一会儿。”丈夫武晓圳劝她回去吃早饭。“汗出多了容易着凉啊!”赵秀珠在零下17摄氏度寒冷的天气,从清晨4时起来扫了三个钟头了,丈夫心疼妻子,怕她累了、饿了、冷了。

在朋友家待到快到中午时,记者下楼,只见武晓圳和赵秀珠夫妻俩从西山花园里拖出一包一包鞭炮垃圾,周围道路上的“大地红”被清扫干净,显露出整洁的路面。为了美好环境,为了小区安全,这对夫妻忙碌了一上午,他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小区的整洁。

(本报记者安百亮)

面馆老板的快意人生

农历大年初六一大早,周长生便开始忙活起来,他经营着一家抻面炒面馆。

“你好!怎么不多休几天呀?”

“从除夕休到初五,明天初七,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人日’,这一天按照传统是要吃面条的,所以提前准备着。”周长生边收拾卫生边回答道。

煤机厂最红火的那几年,周长生因为是职工家属被分配到加工车间。从年到年,他当了七年的技术工人。他爱人在矿务局工作,二人按部就班挣着工资,日子平稳。

年,经历了成家,生子,小两口的日子逐渐紧了起来。

“既要上班还得照顾孩子,时间和经济都不太充裕,我们一合计,工作都辞掉不干了。”周长生一边和面,一边回忆当初的窘况,“那时候很辛苦,我媳妇在家蒸馒头,我推到市场卖。”

“卖馒头的收入能抵上两个人原来的工资么?”

“能,但是在市场蹲了4年,确实很遭罪。年我自学了抻面手艺后,就成立了一个8平方米的小面馆,在室内干活,收入增加了,环境也得到改善。”

周长生夫妇都是老老实实、凭手艺吃饭的劳动者。“我不会炒股,也不懂太多的经营之道,我只想让顾客吃得饱、吃得安全。”曾经有很多来推销廉价白面的,都被周长生回绝了。他坚持买最好的面,天天到市场挑最好的菜,买农场猪肉大骨头熬老汤,甚至酱油都要选知名品牌的。

“我的顾客大多数是依靠劳动为生的,物美价廉就是我的‘金字招牌’。”记者在价格表上看到,基本都是七八元的抻面炒面。

“我们拉活跑线的,就喜欢在他这里吃面,不仅方便,还吃得饱!”从一家商业车队下岗改行开出租的王师傅是面馆的常客。

赚钱后,周长生在康乐东街买了一个临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店。没有房租压力,孩子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生活过得更有滋味了。

“他现在每天上午都去健身房,晚上有时客流较少,还会打开手机软件唱两首歌。”周长生的爱人在一旁补充道。面馆雇了一位抻面师傅,但中午晚上饭口忙不过来时,她一边算账收拾桌子,一边还要帮厨。

“我爱人真是我的贤内助。”周长生忍不住夸起了媳妇,“晚上不忙我就撵她出去做操,如果关业早,还要挎着胳膊一起走走圈儿。”

他,怕她累;她,心疼他。

“你问我未来打算啊,就是希望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家中老小都等着我照顾呢。”周长生可是个大孝子,手头宽裕后,自己购买了楼房,帮岳父岳母也买了一户。平时面馆再忙,他都要抽时间去看老妈和岳母,每周还要陪岳父洗澡。

“面馆的各种税费基本都减免了,我可不是唱高调,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小微企业的关怀!”周长生收过不少徒弟,现在最远的都到北京开了面馆。

周长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经营者,他的诉求很简单,平平淡淡健健康康就好。他对记者说:“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我挺满足的!”

(本报记者方胜利刘鸿)

春节放假物业服务不打烊

除夕,家家团圆的节日,可在城子河区花园新区,有这么一群乐于奉献、兢兢业业的人,他们就是为业主所想而想、为业主解忧而乐的嘉禾物业员工们。

中午时分,正当嘉禾物业员工在食堂吃饭时,值班服务电话铃声急促响起,里面传来焦急的声音:“俺家楼上跑水了,屋里还没有人,咋办哪?”“请说明详细位置,我们马上处理。”“A02区8号楼1单元室。”工作人员放下碗筷,迅速赶到居民家,及时关闭管道井水阀,最大限度减少业主损失。经过查找,原来是楼上业主忘记关水造成的,物业工作人员联系到楼上业主,并好言相劝,两位业主握手言和。据嘉禾物业负责人孙守全介绍,从入驻小区以来,他们努力打造一流的宜居环境和物业服务,做到每位业主都有联系方式,各种突发情况都有预案,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以最大的付出赢得业主的满意。

“铃,铃,铃……”下午2时15分,值班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A02区3号楼3单元整个单元停电,工作人员立即前往查看。原因是业户用电不当,造成该单元电源总闸跳闸断电。在检查各个用电业户的用电安全后,物业工作人员及时合闸送电,保证了居民节日用电。

晚9时40分,值班保安李玉成巡逻至A04区12号楼时,发现垃圾点附近的废弃装潢材料由于业主燃放鞭炮不当引发火情,立即报告物业负责人,孙守全当即带领全体员工,用4罐灭火器将火势控制住,并消除明火,避免了更大火情的发生。据了解,花园新区小区是比较大的小区,业户入住率近百分之七十五,有动迁的,有移迁的,还有购买的,业主人员复杂,与业主联系沟通比较麻烦。他们本着业主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真正把业主放在心上,不断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今年,将在全小区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弥补工作上的不足,满足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要求。

正月初一一大早,物业保安巡逻发现,A01区6号楼1单元2楼楼梯间的窗户玻璃坏了,楼梯间温度降低,影响了业主正常生活。物业工作人员马上前去查看,原来是除夕夜有人燃放鞭炮不慎造成。孙守全马上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预案,及时更换玻璃,保证了业主的正常生活。当记者正要离开时,值班服务电话又一次响起……

(本报记者王文生)

鸡西日报记者

本期编辑:张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的药
白癜风诊疗指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