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城市不大,市吃首推就是冷面,鸡西人的夏天是与冷面辣菜息息相关的,几天不吃浑身不自在,炎炎夏日烤得人燥热,来一碗漂着冰碴儿的冷面一吸溜,哎,立马解暑降温了,在内外温差急速作用之下,第一口冷面进嘴一定是伴随着个响亮的冷颤,啧,清凉爽滑,美翻了。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整个鸡西的大小冷面馆不下家,从大的几十张桌子的到两张桌子的家庭冷面馆都有,而且各有各的味儿,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夏天进了冷面馆一定是排长队的,排着队嘴也可以不闲着,先来碗冰镇冷面汤解解渴,热身一下,免费自取,可劲儿喝,管够儿。 感觉味儿太寡了,还可以自己勾兑碗猛的,加醋加辣椒油或者水辣椒都行,但我发现,个别人家的冷面汤鸡精味精搁过量了,喝完那是相当渴,恨不得脑袋扎缸里喝水都不解渴,所以,面汤好喝,可不要贪碗噢。 排队先选冷面菜,再说几碗冷面,菜是现成拌好的可以立马端走,冷面要现压,所以拿着冷面票慢慢等,再急性子的东北人,也对冷面有足够的耐心,听着四周吸溜吸溜的声音等,更煎熬,饭点时基本菜下一半左右面才能姗姗来迟,带着期待吃第一口会更饱含激情。 夏天的冷面馆通常都是人满为患、一座难求,所以人们往往结伴前去,冷面小分队成员各有分工:一个去选菜选面、一个去打冷面汤、一个去占座、一个负责联络和通报掌握全局,比如靠窗那桌马上吃完了,那个位置好,全体转移,撤…… 这个桌的联络员年纪尚幼就开始出来混冷面馆江湖了,面都上来了,小分队成员却不见踪影,孩子很懂事,强行镇住了想先吃的心魔,怔怔地瞅着面发呆,还不赶紧来,一会儿都坨了。 冷面菜之麻辣担当--嘴消失明太鱼(我给起的),名副其实,两三口下去,确实相关品尝部位已麻木不仁好似不存在了,这种情况很耽误事儿啊,接下去还有很繁重的品尝任务呢。 山桔梗、海桔梗,山桔梗又叫狗宝儿菜,消炎败火镇痛,微苦,拌成辣菜后是酸甜口,很好地中和了苦味儿。 小根蒜儿,咸甜口味 豆腐泡儿,甜辣口味 鸡西的朝鲜族冷面年荣获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也是鸡西市餐饮行业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可贵。朝鲜族冷面创始人早在年就将冷面技艺带到鸡西并逐渐发扬光大,到了年创建了第一家朝鲜族大冷面,从此,鸡西冷面行业开始大放异彩,所以我们要谢谢这位鲁姓家族的太姥姥。 如今,我们鸡西人把冷面吃出了花儿,荞麦的,白面的,咸口的,酸甜的,放水辣椒的,放辣椒油的,清汤的,浑汤的……就像每个台湾人心中都有一碗最好吃的牛肉面一样,每个鸡西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出彩的冷面朝圣地,那也许只是一间没招牌的小馆子,但味儿就是她想要的。 作者:老商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