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传承基因,访贫问困送去关心,实地踏查了解真情,座谈交流征询意见……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7月9日至12日,黑龙江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高继明一行深入鸡西市检察机关就“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民生的实践探索”课题开展专题调研。 黑龙江省检察院作为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既注重坐下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注重带着问题深入一线宣讲理论政策、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创新发展。 “院党组成员要按照奔着问题去、兜上情况来、拿出实措施、解决真问题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职和分管工作,列出题目、拿出提纲,形成报告、进行交流。”6月26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委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对省检察院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后,高继明检察长随即就落实指导意见作出安排部署,提出要求,并率先带头走进基层抓落实。 这次调研是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检察院《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深入调研的工作方案》,落实省检察院党组作出的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深调研、强作风、促落实”活动的具体举措。 触摸红色记忆接受精神洗礼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以“北大荒精神”“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为代表红色革命精神,已成为鸡西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标志性品牌。特别是在主题教育中,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等,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是开发北大荒的大本营,一批批党员干部都把传统教育的课堂拉到这里,重温历史,洗礼精神。20世纪50年代,密山,这个不足千户的北疆小镇,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复转官兵挺进这里,掀开了北大荒开发史上最壮丽的一页。十万复转官兵顶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运用最原始的耕作工具,拼死苦干,誓要完成开垦北大荒的伟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就是北大荒精神的形象写照。 “我们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就是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不能忘记在这片黑土地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烈和前辈们!”7月10日上午10时,在途经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时,高继明检察长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馆,向王震将军雕像敬献花篮。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图片和文字,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聆听了王震将军的生平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感受了王震将军等老一辈建设者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困难,发扬先行者精神,将“北大荒”开拓为“北大仓”的光辉历程。 “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走出纪念馆,品读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旁两侧浮雕上的对联,联想北大荒的开发史,大家不由得被王震将军革命精神所震撼。 在随后的调研过程中,高继明一行又走进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这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侵华日军为了长期霸占中国并进攻苏联,于年-年间,强迫数十万中国劳工秘密修筑了永久性军事工事虎头要塞。虎头要塞地上军用机场、大型火炮阵地密布;地下结构复杂,设施完备,工程浩大,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年8月8日,苏军出兵东北,8月15日日军投降。然而日本关东军第十五国境守备队还凭借着虎头要塞这一重要地理位置进行殊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持续到8月26日,负隅顽抗的日军全军覆没,余名士兵及其家属全部葬身于虎头要塞中。战斗中苏联红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虎头要塞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如今北大荒精神并没有过时,我们的战斗精神、革命精神不能丢。在今天,这些红色资源依然在激励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在接受红色教育之后,高继明检察长深有体会地与大家交流说,革命先辈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应该在接续传承中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珍惜来时的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倾听代表声音主动接受监督 “代表离基层最近,最能代表百姓呼声,希望代表们积极为检察工作建言献策,以帮助我们找差距,抓落实。”7月9日,在调研中,高继明检察长主动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征求意见。 “在过去的一年中,检察机关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治理关闭小煤矿中的贡献。通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解决了困扰地方党委、政府多年来的闹心事、挠头事。”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东粮集团董事长翟友财说,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强,能够躬下身来深入基层主动接受监督。同时,他希望检察机关在机构改革后,加大对自身职能的宣传力度。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为百姓撑了腰,解决了许多百姓的难心事。从鸡西的生态环境来看,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鸟儿也多了……”省人大代表、奥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玉凤建议,检察机关可探索建立现场办公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和推动解决有碍民生发展的、涉及公益诉讼的难点问题。 “公益诉讼解决了这么多年久拖不决的污水处理问题,效果很好,百姓、社会、环境都受益。”省人大代表、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学军建议,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除了在水源地保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黑土地保护等方面加大力度外,还应在更宽的领域继续探索和加强,以便更好地服务民生。 省人大代表、鸡西供水公司副总工程师谢春波建议,检察机关在内设机构改革后,应加大对自身职能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对部门设置进行广而告之,一方面通过案例宣传树立检察机关亲民为民的正义形象。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在座谈会上就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畅所欲言、直言不讳,气氛轻松热烈。 “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就是想多听听、多看看,多多了解基层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揪心的问题是什么。”在听了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后,高继明检察长开宗明义,分别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开展公益诉讼调查等方面,向代表们报告了上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的工作情况。 “要抓住主题教育落点——抓落实,要把握好落实的前提——敢担当。”在与代表们谈到下步工作时,高继明检察长表示,要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民事虚假诉讼的监督力度;要加大对非公经济的保护力度,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要把服务和保护做得实实在在;要抓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充分履行职能上把“敢担当”落在每一件具体的案件中,依法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 慰问贫困群众送去组织温暖 “现在驻村工作队成员有几人?目前脱贫的情况怎么样?工作有什么需要组织帮助解决的困难没有?” “经过一年的努力帮扶,两户贫困户已经成功脱贫;还有三组是因伤因病致贫的,工作队正为他们想办法提高创收能力。” 7月11日上午8时,高继明一行来到虎林杨岗镇了解鸡西市检察院驻村工作队扶贫情况。 自年12月鸡西市检察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组建以来,在鸡台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汪潜的带领下,工作队本着“强党建、筑基础、育产业”的思路,积极主动转变工作角色,埋下身子、倾情农村,坚持党建与扶贫工作双推进,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立卡。 工作队会同镇政府,召集相关部门、村委会就如何帮扶贫困对象脱贫致富,进行反复研究,并针对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劳动能力、适合帮扶的项目进行细致分析,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年,驻村工作队被虎林市委授予“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称号;工作队员被虎林市委授予“脱贫攻坚”优秀帮扶干部称号。 “现在家里收入有多少?工作队经常来帮助你们吗?”由于于宪久患有脑部疾病不能说话,高继明检察长向于宪久妻子详细询问家庭收入、就医、生活保障等一些问题,并亲手将慰问金送到于宪久的手中。 “感谢党、感谢政府啊,我们有今天真心感谢共产党啊!”于宪久的老伴激动地反复表达和重复着“共产党好啊”这句话。 “在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我们坚信,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一定能走出困境。”高继明检察长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争取早日脱贫,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日子会越来越好。 “驻村工作队身在一线,服务群众,你们辛苦啦!”高继明还看望了扶贫驻村干部和乡村扶贫干部,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希望他们进一步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并要求他们要及时了解、关心困难家庭的需求,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完善救助措施,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踏查实地问效俯身倾听问计 着眼落实查实情,带着案件下基层,是这次调研的一大特点。 调研期间,高继明检察长先后在关闭整治的小煤窑现场查看整改情况,踏查虎林院黑土地保护典型案件现场,了解全省唯一的生态检察室――虎头生态环境检察室对黑土地保护的情况。 “去年我们对小煤窑下发了关闭整治的检察建议后,后续植被恢复得如何?企业人员思想状况咋样?”9日下午,高继明检察长到去年关停的小煤矿——恒山区宏旭丰煤矿,现场踏查小煤矿关闭整治诉前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宏旭丰煤矿是年8月,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的小煤矿关闭整治公益诉讼保护法律监督专项活动中,被统一关停的小煤矿之一。 “目前,这里的后续工作还有哪些?我们要定时督促检查啊!”高继明现场查看了该矿现有设施,向有关人员详细询问了该煤矿关闭后的现状及善后问题,并嘱咐在场的公益诉讼检察官,要经常进行巡查,确保检察建议落到实处。 9日下午3时许,高继明检察长在鸡西市检察院会议室听取了省检察院督办的一起信访案件的处理情况。 年6月10日,鸡东县东海镇兴隆村稻田灌溉用水受到上游4家洗煤厂非法排放污水污染,致使该村亩稻田濒临绝产。该情况被举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媒体报道后,引起高继明检察长的高度重视,亲自包案指示鸡西市检察院“此案涉及民生民利,要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