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与鸡西地域文化 年5月2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大型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栏目,95岁东北抗联女战士李敏亲临现场。她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双手捧着一双靰鞡鞋。她胸前的勋章坚毅着向人们宣示了她的身份和她曾经经历的不凡岁月。她讲述七十年以前东北抗联战士艰苦卓绝、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间的英雄故事;讲述她与东北抗联生死与共,亲历战争的惨烈;讲述她把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作为毕生的事业,致力于记录、宣传抗战十四年的历史;讲述70多年来苦寻战友的经历,而今战友散落无寻、行将老矣,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迫切的寻找老战友。 我当晚8点正在家里看这个栏目,当我看到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东北抗联女战士讲述的英雄事迹,和苦寻战友的迫切,让我肃然起敬,潸然泪下。 年6月22日,通过东北抗联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江的引见,在哈尔滨李敏家中见到了她老人家,老人家笑容满面,慢步走进了会客厅,当时看起来身体还很好,我赶紧迎上前握着老人家的手,当时倍感亲切。 年6月22日上午李敏和作者在家中亲切交谈 在畅言中,我感谢老人家赠予我的印有陈雷夫妇印章的《陈雷书法石刻集》和《陈雷自书诗词选》,我也将由孙嘉良主编的地质出版社出版的《鸡西石文化》和马光普编写的《抗联在鸡西》两本书送给李敏。老人家高兴的翻看着《鸡西石文化》,当谈及《鸡西石文化》书中写到的这样一段记载: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黑龙江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原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陈雷(一年)视察鸡西非金属矿工业公司时挥笔写下了“硅石天宝”四个大字,并赋诗一首:“隔河相望杜鹃山,远来过客访乡关,穆棱河水千里去,兴办硅石壮家园。”,老人家笑着说,当时她是随丈夫陈雷主任一同来鸡西的。接着我又把《抗联在鸡西》的书给她,老人家翻看着这本书,特别高兴,老人家对鸡西的抗联工作称赞不已。老人家在我带去的这两本书上签名留念后,还在韩照源老师托咐我带去的抗日纪念封上签名。不经意,很快我们已经亲密交谈了一个多小时,为了不打扰她老人家的休息,我和她依依不舍的告别。当走出会客厅到院子时,她老人家还将一个掉落在水泥地面上的果实拾起,抛起扔到院子的地里。 年7月21日,我在广东肇庆出差,在早上散步时,有个朋友打来电话,说在当日凌晨3时39分,抗联巾帼英雄、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11--.7.21)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我当时十分惊讶,悲痛万分,不敢相信。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我还见到她老人家,老人当时还神采奕奕,老人和蔼可亲的笑容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每每想起和她老人家见面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 李敏同志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奉献了青春、热血与忠诚;彰显了果敢、无畏与英勇;老人家传奇的一生一直激励着我砥砺奋进,不断前行,鼓励着我在鸡西地域文化上、在弘扬鸡西抗联上,深入学习研究,继续发扬光大。我和原鸡西名人协会会长王德君、老教授张云堂等多次提及李敏,王德君曾经说到这样一段:当年陈雷主任和李敏来鸡西时,王德君主任还陪同一起到了密山、虎林,陈雷主任还在兴凯湖计委培训中心等地留下了墨宝。 在李敏逝世2周年来临之际,为了缅怀李敏老人家,我请以画伟人、英雄和抗联题材为主的鸡西煤矿画家郭文华老师作画,以此表达怀念之情。 李敏老人家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老人家以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为了宣传东北抗战历史,弘扬抗联精神,老人家怀着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不辞辛苦,锲而不舍,四处奔走,上下求索,以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联精神为已任,用东北抗联精神探寻、挖掘、书写东北抗联的光辉历史,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改为十四年。我们不会忘记她老人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守、践行与传承,永远铭记抗联历史,以英雄的榜样为力量!我们将继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将传递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孙嘉良:鸡西市生态环境局正高级工程师,穆棱河石文化研究会会长。 主编:闻鹃 副主编:冷雪飞龙奇迹 平台主编联系方式: 电话 平台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