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等都属于血栓性疾病的范畴。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易患血栓性疾病,即便是血栓高危人群,掌握一些简单的预防血栓的知识,也可以有效避免血栓的发生。那么,什么样的人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呢?今天小医院心病二科主任刘玉平为大家解答一下。 动脉和静脉都可以出现血栓,对于动脉性血栓,常见于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吸烟等人群。 高血压可以引起小动脉平滑肌阻力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如果此时合并有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血管内皮的代谢也会出现异常,此时则极容易在血管内膜损伤的部位出现斑块,斑块一旦不稳定脱落,则会发生重要脏器栓塞而危及生命。 此外,有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要高于正常人群。 再有一些特殊疾病,比如心房颤动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血栓形成,必要时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对于静脉性血栓,主要见于长时间不动的人群,比如久病长期卧床、长时间坐飞机等,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导致静脉淤血,静脉瓣功能不良,血液凝滞,从而发生血栓。还有近期外伤的患者,也需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局部的血栓形成。 此外,刘主任就该如何预防血栓形成呢?作如下说明: 清淡饮食 正如上面提到的,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血栓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减少高脂饮食,降低热量摄取,可以辅助吃一些深海鱼油等降低血脂的食物,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保证血糖在正常水平。 注意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能加快血栓的溶解,降低血粘度。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坐飞机时应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需要长时间站立的职业,可以考虑穿弹力袜。如果是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在确认目前没有血栓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辅助体内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发生。 戒烟 这个我想不必多说了,注意二手烟也是需要远离的。 谨慎服药 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血栓风险上升;避孕药也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血栓风险增加,所以切勿随意服用这些药物,最好在服药前咨询医生。还有一些疾病容易发生血栓,比如上面提到的房颤,一旦罹患这类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口服抗凝药物以避免血栓形成。 指导专家刘玉平心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题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常委。 心血管内科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精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心脏瓣膜病,肺栓塞、动脉硬化,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静脉炎,心脏神经症,高脂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心脏康复治疗。 手机: 办公—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周日(上午)(室) 刘双|编辑制作 院办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