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震源分布图 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次大地震,你会发现,从西南的云南腾冲到东北的黑龙江鸡西,几乎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条线宏观地把中国分成了“左上右下”两个世界? QQ即时在线人数地图 (年9月20日星期三中午12:57.55s) 春运期间的百度迁徙地图 (年2月) 阿里菜鸟的物流预警雷达 东莞严打后小姐迁徙图 东莞8小时嫖客迁徙图 (网易科技:东莞8小时嫖客迁徙图) 百度地图收费站 交警队分布图 洪涝分区图 轨道交通分布图 美女分布图 美女分布图 中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却可能影响过你的生活。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或鸡西),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故称“胡焕庸线”(中国直线)。 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左上),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侧(右下),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 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 他可能没有想到 这条连线,将古籍中的文学记载量化 也预言了中国未来近百年的区域发展 不过,最令人唏嘘的 要算这条线的“岿然不动” 即“胡焕庸线”,又称“中国直线” 此后80年 中国地图从“海棠叶”变成了“雄鸡” 分割线两侧的面积对比改为57%:43% 中国人口从“四万万”变成了13亿 而人口对比,只移动了1.8% 理解中国的一切经济现实 都要从这条神秘的线开始 中国地形分布 降水量分布图 (也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古时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秦汉时代,西北人口比例远高于现在 然而宋元之际的一次全球气候突变改变了一切 西北地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 孔雀东南飞 全国人口从此向东南一侧聚集 并随着农业发展稳定增长 这条神秘的中国直线逐渐成型,直到今天 GDP对比上 中国直线西北一侧 贡献了中国GDP的4.3% 东南一侧则贡献了95.7% 中国直线,也是路网的分界线 也是教育资源的分界线 还是雾霾的分界线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是最后一次发布此分布图 也是风景名胜的分界线 (如今,中国依旧有94%的人口居住在中国直线的东南面;96%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在这一面) 这条中国直线决定了 西北一侧的省份没法均衡发展全省 只能优先发展重点城市 不然聚集效应都起不来 这条中国直线也决定了 住在西北一侧,别乱炒房 也别胡思乱想什么包邮 兰州连共享单车都登陆得不太顺利 互联网经济和它背后的整个第三产业 都很难在西北城市占较大的比重 。。。。。。 你或许会问 我们有没有机会突破这条中国直线? 李总理的设想是“新型城镇化” 也就是说,在中国直线的两侧 不追求人口上的平均 而是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上的均等 与此同时,这不是“一带一路”么? 西部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 只不过,别总想着“人定胜天” 谦恭一点,我们顺天应人 。。。。。。 (版权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长按下面凳子2维码本平台,你将快速获得关于户外与地震研究的文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