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行各业女性和广大基层妇女群众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和妇联组织号召,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们无私无畏、不怕牺牲,从春节至今一直坚守在防疫抗疫第一线,英勇奋战、共克时艰,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人物和感人故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她们挺身而出,有的奔赴一线不畏艰险、日夜奋战,有的坚守后方冲锋在前、提供保障,有的用温情真诚奉献、抚慰心灵,有的用创作鼓舞士气、守望相助。疫情面前她们心手相牵、相互关爱,危难关头她们安危与共、携手并进,她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她,不是医者,却坚守在另一个“特殊战场”,及时呈现动态信息,传递战“疫”力量;她,舍小家顾大家,克服身体病痛,家中有卧床老人等困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她,就是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鸡西日报新闻编辑赵坤。 吃苦耐劳,甘做一线坚守者 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鸡西日报新闻版承担着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及时报道疫情、发布权威信息的重任。接到单位指令,赵坤放弃春节假期,1月28日起回到新闻一线。 由于疫情突发,防护用品紧张。为了不影响工作,赵坤就把家中之前购买的普通一次性口罩里面放上一块塑料保鲜膜,做一个简易防护。常常一趟下来,她满脸汗水。后来单位千方百计配齐防护用品才得到缓解。 疫情期间,突发性新闻量加大,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有时到晚上8、9点。冬天天黑得早,加之出租车、公交车停运,赵坤在空旷的街道要走半个小时才回到家。面对困难,赵坤没有退缩,一直坚守岗位,围绕突出传递好党和政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各级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和举措,深入报道好干部、党员和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典型事迹编辑组织稿件二百余篇,有力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主流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 顾全大家,善做舆论“引导者” 2月3日,时针指向晚7时,新闻编辑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全市疫情防控战役已全面打响。楼外,紧锣密鼓,记者奔赴一线;楼内,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前方源源不断传回的稿件,赵坤在主管总编和部主任带领下马不停蹄编辑稿件,连午饭和晚饭也来不及吃,数不清多少次为了一句话、一个冷僻字、一篇文章,抑或是一个标题而反复通读全文,反复推敲语句,直到眼睛发涩,颈部酸痛……仅此一天,创下了一个小时编辑稿件20余篇的记录。最及时的数据,最鲜活的报道,以最准确的文字呈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把全市上下同心同力战“疫”的场面第一时间呈现出来。 从疫情防控初期的《密山公路形成闭合检测圈》《滴道防联控阻击疫情》,到疫情防控关键期的《同心抗击疫情全力保电供热》《干部党员发力围挡群众阻力堵截》;从《疫情防控知识60问》《爱心新捐赠榜》,到《备春耕拉开帷幕》《三个强化促进企业复产复工》;从我市确诊感染患者情况到最后一名患者治愈,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方法手段,多角度报道事实真相,回应百姓关切,安定人心。白天对稿件编辑处理,夜晚还要对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大样进行文字把关,每天一块版面,近万字的文字量,常看到深夜。凌晨1、2点睡觉是常事。赵坤就是这样,以强烈的责任心,克服身体做过大手术,把家中卧床老人托付给爱人照料的实际困难,一直在岗位坚守,诠释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担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